羌族,一个云朵上的民族,是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。在汶川大地震后,四川羌族文化遭受巨大的损失,国家文化部采取了多方案对其进行恢复和保护。
7月12日,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“起风了”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——茂县,参观了中国羌族博物馆并采访了羌绣传承人李兴秀,了解和探寻古羌族物质文化遗产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在鲜活的民族文化。
万余件文物:典藏历史、传承文明
12日上午,团队抵达中国羌族博物馆,该馆坐落于茂县县城羌兴街,是我国唯一的羌族博物馆。在宏伟的博物馆前,屹立着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像,一只跪趴着的深绿色的羊。据记载,羊伴随着羌族人自身来源的传说、种的繁衍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而逐渐发展起来,成为了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。
博物馆分设自然厅、地震厅、信仰厅、羌源厅、民俗厅、重宝厅、营盘山厅、红军厅共8个展厅,收藏了万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珍贵文物,蕴含了本土文化、巴蜀文化、中原文化因素等,生动展示了博大精深的羌族文化。
“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,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——费孝通”,信仰厅的墙上框裱着这样一句话,其渊源引人深思。据展厅负责人介绍,“历史上的羌族中的绝大部分已分化繁衍成其他民族,或者融入其他民族,费孝通先生因此把羌族称为‘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’,将这句话陈列在博物馆内,是对羌族古老悠久历史的铭记。”
民俗厅是对古羌族生活情境最真实的还原。展厅内有对人民各种生活细节逼真的重现,如四五个人围着火堆坐在一起闲聊的情景,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和谐美好,凑近了还可以看见他们咧着的嘴和上翘的眼角。厅内还陈列出了百姓生活日常用品、耕种工具、狩猎武器等,这些文物都是对古羌族人纯朴和谐的生活文明最好的传承。
对话羌绣传承人:一幅绣品“只”卖60元
下午两点,按照约定好的时间,团队准时来到了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。初见李兴秀,她穿着便服,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,热情地招呼队员们。在得知本次采访会进行视频录制时,李兴秀笑着说:“那我要去换上羌服的,在正式场合一定要注意民族形象,”这种敬业和执着令队员们肃然起敬。
从小就喜欢羌绣,几岁就开始学,母亲和姐姐是李兴秀的启蒙老师。在学校读书时,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羌绣,毕业后,就开始自学,“没有更好的老师,都是通过自己的母亲口口相传,这样慢慢学起来的。”李兴秀开玩笑般地跟队员们讲:“仅仅几岁就开始学,现在都几十岁了,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到,学到老做到老。”
当问及传承和发扬羌绣工艺时,李兴秀回忆到:开始学习羌绣时没有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,只是为了维持生计。转折点是自己花一个周绣的绣品被一位外国游客以60元的“高价”买走,“那时候我教师工作一个月工资才8元,这让我意识到,外国人都喜欢我们民族的绣品,”李兴秀辞掉了教师工作,“那我应该让更多人喜欢我们民族的东西啊,”开始了专注于发扬羌绣工艺的旅程。
羌族的刺绣技艺最初不是称为羌绣,羌区不同区域针法不一样,统称为扎花、挑花、勾花、抠花等。羌绣取名灵感来源于苏绣、蜀绣、苗绣,“我看到苗族的绣称为苗绣,用民族名字命名,那我们羌族的绣也叫羌绣了,”李兴秀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自豪,羌族这种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便有了羌绣这个名称
羌绣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艳丽的颜色,色彩对比度很强。羌绣来自于民间,图案和针法都不固定,羌绣图案都是来自生活,各种花花草草,云朵都是创作的原材料,“想到的和看到的都可以随心所欲画下来做绣。”
李兴秀介绍,一幅绣品的完成包括构思、构图、做绣三个步骤,构图的方式有纹样线条和刀口剪纸两种。她指着一套羌族绣衣说道:“我们要先确定什么样的图案适合用来点缀在老人、青年或幼儿的服饰,然后把图案画到样布上,剪纸剪出来贴在衣服上,按照图案纹样做绣,”一套精致的服饰工序复杂,步骤繁复。
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”,李兴秀眼里充满坚定,“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来,将民族文化发扬地更广。”作为羌绣传承人,她以身作则,将民族文化视作瑰宝,我们青年也将在发扬羌绣文化的征途上坚定前进着。